山东江泰

山东江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冯总,武经理

电话:18678858906,15318820518

邮箱:shandongjiangtai@163.com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舜兴路988号


新闻资讯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想要打出好的混凝土?这些要点一定要掌握!

更新时间:2025-03-04 09:58:18 点击数:667

在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作为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品质与安全。然而,要想要打出好的混凝土并非易事,其中涉及众多复杂的知识与要点。它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混凝土的原料、配比、施工及养护等各个环节,掌握其中的关键要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打出高质量的混凝土。


01、原材料的选择与把控:

(1)原材料供应问题应对:


在实际施工中,有时会面临原材料不能马上停止使用,而混凝土又不能中断供应的棘手情况。此时,与原材料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是首要任务,这能及时获取原材料的相关信息,为后续调整提供依据。派专人控制搅拌用水量和现场混凝土硫化监控至关重要,因为混凝土的水胶比直接影响其强度和工作性能。若工地自行加水,会严重破坏水胶比的稳定性,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耐久性降低。必要时,在控制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水泥用量,这是为了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增加其流动性。每增加1cm坍落度,每1m³混凝土需要增加1.5% - 2.5%的水泥浆体积,这一数据是通过大量试验和实践得出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粗细骨料进场管理:


粗骨料和细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粗骨料进场时,需严格控制其粒径、级配、粒形、石粉含量、泥块含量。粒径和级配不合理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流动性,粒形不佳会降低骨料与水泥浆的粘结力,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过高则会削弱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每车粗骨料都要进行宏观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坚决不得卸车。同时,要按照规范要求,按批量检验各项指标,确保粗骨料质量稳定。


细骨料应重点控制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细度模数反映了砂的粗细程度,对混凝土的需水量和工作性能影响较大。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过高会增加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样,每车细骨料都要进行宏观检查,不合格不卸车,并按规范要求批量检验。


(3)砂子选择要点:


预拌混凝土通常需用中砂,除了要满足砂的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等规范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这一指标对混凝土的可泵性影响很大,如果此值过低,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容易堵泵,而且保水性差,易泌水。砂子太细同样会带来诸多问题,混凝土需水量会上升,其可泵性、保塑性均会变差,混凝土强度也会下降,还容易开裂。


02、引气剂的正确使用: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使用时必须谨慎。引气量的控制是关键,一般以2% - 4%(体积含量)为宜。引气量过高,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过多气泡,这些气泡会削弱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导致强度下降。


同时,要避免使用质量差、气泡直径和间距大的劣质引气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木钙等,这些引气剂掺量稍大就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下降。在使用引气剂前,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采用的品种和掺量,以确保其能发挥最佳效果。


03、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

(1)现场等待时间的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等待时间是一个需要严格控制的因素。尽管混凝土中加入了缓凝剂以延长其可使用时间,但这种缓凝效果并非无限。实验数据表明,当混凝土在现场等待超过2小时后,水泥开始发生水化反应,导致坍落度逐渐减小,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最终强度。实际上,一些行业内的试验已经证实,超过这一时间阈值后,混凝土的强度会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建议现场等待时间严格控制在2小时以内。



(2)严禁往运输车中加水:


往混凝土运输车中加水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大忌。混凝土正常的水胶比是保证其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强度的关键。后加水会破坏水胶比,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空隙,削弱混凝土断面,导致强度下降。根据一些混凝土企业的试验数据,混凝土中每增加10千克水,其28天强度下降3.7Mpa。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严禁往运输车中加水。


(3)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判断:


混凝土浇筑后,其初凝和终凝时间对于施工进程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通常发生在浇筑后的6至8小时内。此时,如果轻轻按压混凝土表面,会感觉到表面不再粘手,同时可以看到混凝土表面开始收水,并形成一层发亮的薄膜,这是初凝的明显标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混凝土表面颜色变白,且按压后不留痕迹时,即表明混凝土已达到终凝状态。这一过程通常需要额外的2至4小时,使总终凝时间大约在8至10小时之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可能会因温度变化而有所缩短或延长。


04、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1)混凝土开裂的危害:


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危害不容小觑。开裂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使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下降。裂缝会导致耐久性问题,水分和有害物质会通过裂缝渗入混凝土内部,加速钢筋锈蚀,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开裂还会引起服务功能丧失,比如水池开裂会导致漏水,影响其正常使用。从美学角度来看,开裂的混凝土也无法让人接受。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混凝土开裂。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混凝土强度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关键因素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具体影响:


1.水泥强度等级与水灰比: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其强度等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最终强度。高强度等级的水泥能够提供更坚实的骨料粘结力,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同时,水灰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混凝土能够充分密实成型的基础上,较小的水灰比通常意味着更高的强度,因为较低的水分含量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紧密,减少了潜在的弱点。


2.骨料的特性: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品种、粒径、级配以及杂质含量均会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影响。采用粒径较大、级配优良的干净碎石和砂,能够有效降低水灰比,同时提高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进而提升整体混凝土的抗压性能。


3.养护条件: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养护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适宜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条件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使得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坚固,从而提高强度。相反,不利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则会阻碍水化反应的进行,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


4.龄期与养护时间: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升。长时间的养护使得水泥水化更为彻底,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增强其密实性和抗压强度。


5.施工方法的选择: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特别是搅拌和振捣成型工艺,对混凝土强度有着显著影响。机械搅拌和强烈的振捣密实作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提高其强度。这种施工方法确保了混凝土内部骨料和水泥浆体的均匀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部缺陷,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强度性能。


(3)配制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配制混凝土应考虑四项基本要求。要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基础。要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浇筑等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要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确保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抵抗各种环境因素的侵蚀。要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在实际配制混凝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要求,通过合理设计配合比来实现。


在现场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有时可能会考虑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以提高其工作性。然而,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看似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但实际上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了深远的危害。


从混凝土科学的角度来看,随意加水会严重破坏混凝土拌合物的原有配比平衡。首先,加水会导致混凝土拌合料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显著下降。这是因为额外的水分会稀释拌合物中的胶凝材料,削弱颗粒间的粘结力,使混凝土更易于发生离析和泌水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加水会增大混凝土的水灰比(W/C),这是衡量混凝土中水分与胶凝材料比例的关键指标。水灰比的增大意味着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水分含量的增加,这将直接导致混凝土硬化后内部毛细孔隙的增多和孔径的增大。这些毛细孔隙是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它们的存在会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加水引起的水灰比变化还会对混凝土的变形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内部孔隙的增多,混凝土在受力时更容易发生形变,甚至可能导致结构开裂等严重质量事故。因此,从保证混凝土质量的角度出发,现场浇灌混凝土时必须严格禁止施工人员随意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本文资源来自互联网,旨在交流信息分享技术,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处理。